——读余华《活着》有感
盐边县中学校 杜芳慧
生命注定要经历一次次磨难,才能塑造出与众不同。所有的经历都是获得,所有的获得都是上苍给予的恩宠。
——题记
开始读《活着》这本书纯粹是我闲来时拿来消遣的,看完这本书后,我想用一个“悲”字来概括我的感受。这真的是一个好悲伤的故事啊!
福贵的一生是可悲可叹的。
福贵原先是个富家子弟,却因赌博输了家产,连妻子也被娘家接回去了。好不容易妻子带着儿子回来,母亲却病倒了。为了求医,福贵被抓去当壮丁了。
几年后福贵回来了,虽然母亲已经去世,女儿也因一场高烧不会讲话,但好歹四人的小家团聚了。又因饥荒,被迫无奈把女儿送给别人。女儿逃回了家,他们再也狠不下心了。但厄运接踵而至,先是妻子病倒了,后来儿子又因献血过多死了。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勤恳的女婿,女儿又因难产去世。不久妻子也去世了,只留下一个外孙。
本还可勉强过上好日子,女婿却因工地失误丢了性命。福贵拉扯着外孙长大,却因为一个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失误——豆子煮多了——外孙被吃撑死了。
就这样,亲人接二连三地去世,这样的遭际,苦不堪言。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片段莫过于福贵用亲人的名字吆喝着那头老牛,在田埂上慢慢走着。
这样的田园生活,是甜是苦难以分辨,只觉得弥漫着无尽的苍凉。
从福贵的个人经历及家庭变故让我明白:人只有经历磨难才会成长。
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时间的绝唱。福贵从一个集吃喝嫖赌于一身的公子哥到一个家庭的顶梁柱,这是一次破茧成蝶的蜕变,痛并快乐着!
有人会问,这样“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有什么意义吗?
什么是活着?活着就是你可以感受到生活中的快乐,更可以经受生命中的痛苦——毕竟如果死了,就什么也感受不到了。
即使生活不尽人意,但他仍旧愿意勇敢地生活,并且将对家人的思念有所寄托。纵然命运多舛却不怨天尤人,纵然生活如此痛苦却依旧坚持尽可能乐观的去面对。
人为什么要活?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问题。
不得不承认,人活着有时候并非会事事顺遂,活着也未必一定会迎来希望。但是,你得知道,活着就意味着可能会有所改变。我们固然没有魔力决定命运的走向,但我们应该坚持自我,好好活下去。要相信随时可能出现的转机。这样,你在低头穿过黑暗与荆棘时,再度抬头就有可能与温柔的黎明撞个满怀。要知道根本没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罢了。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源于呐喊,也不是来源于进攻,而是忍受,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与苦难,无聊与平庸。我们最初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因为不得不来;我们最终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活着是为了什么?正如余华先生所言“人活着不为什么,只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既然生而为人,哪怕生在泥泞,也得对生命的磅礴肃然起敬,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人为什么活着?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实在体会不到生命的沉重与无奈,体会不到阅尽千帆后的淡然。但读完《活着》,我却知道日子总是深深浅浅地过,也许以后有挫折,有困境,但无论未来怎样,生活总要继续。生不可选,死不该选,惟有硬着头皮活着!即使身处泥泞,也要努力活着,仰望星空,努力前行。
我们活着不仅仅是柴米油盐,更是精神灵魂的富有,即使身处困顿,也会淡然处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大千世界,人生百态,即便身在井隅,也要心向璀璨。即便生活艰辛,也要有一颗向善、向美的心。再平凡的生命都有权利去追寻不平凡的光芒。
看完《活着》,我明白了,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要记住的是别轻易灰心,别轻易放弃,应向上,应向前,不断自我调整,自我修正。因为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能替你踏出生命之路。
在此,我把余华的小说《活着》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在面对生活中的不幸和苦难时,能从中汲取力量,放下包袱,背起行囊,踏上征程。因为不管怎样,生活总要继续,不允许我们懦弱。



编辑:盐边县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