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至上,警钟长鸣
——盐边县中学校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安全教育活动
为切实强化全校师生防震减灾意识,提升突发地震时的应急避险与疏散自救能力,盐边县中学校于9月2日上午组织全体师生开展地震安全演练,全校2500余名师生全程参与,演练全程衔接顺畅、秩序井然,达到预期效果。
周密筹备:把好演练安全关
演练前,学校提前制定了周密的《校园地震应急疏散实施方案》,明确校级指挥组、疏散引导组、医疗保障组、后勤保障组的具体职责,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各班主任利用课前时间开展防震知识专题教育向学生详细讲解地震发生时“伏地、遮挡、手抓牢”的标准避险姿势,以及疏散过程中“弯腰低姿、不推挤、不折返”的注意事项,让学生提前熟悉避险要点与疏散路线;后勤部门则对校园内疏散通道进行全面排查,清理堆积的杂物,检修损坏的应急指示灯与疏散标识,为演练安全开展做好充分准备。
实战演练:绷紧应急“安全弦”
上午8:30,校园广播准时响起急促的地震预警信号,演练正式启动。教室内,任课教师立即发出“避险”指令,学生迅速反应,双手抱头、身体蜷缩,快速躲至课桌下方,并用书包或课本护住头部和颈部;1分钟后,疏散指令通过广播下达,师生们按照预设路线有序行动:高楼层班级优先沿内侧楼梯撤离,低楼层班级紧随其后,学生们保持安全间距,弯腰低姿前行,双手始终护在头部两侧;各楼层引导教师在楼梯转角、通道狭窄处实时疏导,提醒学生“稳住脚步、不要慌张”。整个撤离过程中,没有出现拥挤、踩踏等情况,安全抵达操场指定集结区域。随后,各班主任迅速清点班级人数,逐一汇报“应到人数、实到人数、有无异常”,经确认,全校师生全员到齐,无任何人员受伤。

总结提升:建立"常态化"防护机制
演练结束后,各年级分别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肯定了师生们的快速响应与规范操作,同时指出避险疏散时的不足,强调地震演练不是“走过场”,而是为了在真实危险来临时能“凭本能避险、靠技能自救”。安全教育是教育的基石。此次演练,不仅是一次应急能力的检验,更是一堂生动的“生命安全教育课”。盐边县中学校将持续以“铭记”为核心,把防震减灾教育融入日常,让安全意识成为师生的“本能反应”,切实为校园安全筑起“看不见的防线”。
图文:彭 丽
一审:李晓军
二审:徐 强
编辑:信息管理员